2010年我校有兩名同學享受公派留學新加坡項目獎學金。他們是陸希同學和孫上雅同學。2010年12月6日,我校舉行隆重的歡送儀式。現(xiàn)在,兩位同學已順利到達新加坡,就讀于新加坡國立大學。下面這篇文章是孫上雅同學在國旗下的講話:
尊敬的領導們,老師們,同學們:
大家好!
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《用青春放飛理想》。
種子是希望的起點,沙粒是高塔的起點,一日是一年的起點,理想則是成功的起點。諸葛亮說過:“夫學須志也,才須學也,非學無以廣才,非志無以成學”。有了理想,便如在茫茫黑夜中有了指明燈,縱使周圍一片黑暗,我們也能找到前進的路。它會時刻提醒你不要松懈,鞭策你不斷向前。
我們正處在最美的青春韶光。要知道青春是激情澎湃的,亦是短暫的。我們應用理性奠定青春的基石,用奮斗張揚美麗的個性。因為年輕,所以我們經(jīng)得起考驗。即使前面荊棘叢生,我們也無所畏懼。奮發(fā)超越成為我們青春的最強音:“竹密豈妨流水過,山高怎阻野云飛?”
中學時代是我們人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,也是值得我們珍惜的歲月。中學時代的我們,風華正茂,意氣風發(fā)。因為我們知道,風雨會使我們變的茁壯,挫折會使我們變的堅強,成熟的思想和高尚的品質,來自于風雨的洗禮和生活的磨礪。
再過兩天,我和陸希二人將離開故鄉(xiāng),遠赴新加坡求學。在這里,我想感謝同學們的支持與鼓勵,感謝老師們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孜孜不倦的教誨,還有,感謝二中。感謝二中,讓我們從懵懂到成熟,從膚淺到深邃,從徘徊迷茫到豪情萬丈!感謝二中,給予我們機會,讓我們破繭成蝶翩然起舞。
我的老家獨秀山、馬鞍山和新加坡,這是我求學的三個地方,也是我人生的三個轉折點。
獨秀山,是我接受起蒙教育的起點。我要帶著新文化運動旗手陳獨秀的韜略,懷瑾握玉,經(jīng)武緯文,續(xù)寫《新青年》的燦爛篇章!
馬鞍山,給了我上馬奔馳的平臺。我要帶著東吳大將朱然的神勇,朝著既定目標,不斷前進,探宇宙奧密,闖科學殿堂!
新加坡,將是我放飛夢想的基地。我要攜著長江的奔涌,掛云帆,濟滄海,讓舍我其誰的抱負在胸中蕩漾!
這次我們離開故土,遠赴異國他鄉(xiāng),定當時時刻刻銘記自己是中國人,是二中人。繼承中國文化,傳承二中人艱苦奮斗、團結勇敢的精神。努力學習,學成歸來報效祖國。
高考即將來臨,我在這里衷心祝福所有高三的朋友們在六月的挑戰(zhàn)中,笑傲考場,實現(xiàn)自己的理想。還有高一高二的學弟學妹們,希望你們珍惜這大好時光,為夢想而努力。
恰同學少年,風華正茂。逞颯爽英姿,一代天驕。讓我們以“自信人生二百年,會當擊水三千里”的勇氣,以“路漫漫其修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”的精神,點燃夢想的蠟燭,點亮不變的情懷,放飛我們的夢想,描繪燦爛的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