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風拂綠江南岸,少年意氣正當時。為拓寬學生視野,豐富學習體驗,我校高一年級于4月21日至23日開展了以“最美的風景在路上”為主題的春季研學活動。本次研學活動精心規(guī)劃了七條特色線路,涵蓋無錫、杭州、揚州、蘇州、滁州、婺源等歷史文化名城,帶領21個班級的學生走進自然與人文的殿堂,開啟了一場寓教于樂的求知之旅。
春日融融,萬物復蘇,正是踏青好時節(jié)。同學們泛舟西湖,于蘇堤春曉間感受“淡妝濃抹總相宜”的詩畫意境;漫步瘦西湖,于長堤春柳畔領略“兩堤花柳全依水”的婉約風情;探訪虎丘塔,于劍池古剎旁追尋“陰風生澗壑,古木翳潭井”的滄桑厚重;登臨瑯琊山,于醉翁亭前體悟“蔚然而深秀”的山水之樂;漫游新安江,于十里畫廊中邂逅“清溪清我心,水色異諸水”的澄澈空靈。自然景觀的沉浸式體驗,讓課本中的詩詞歌賦躍然眼前,同學們在“行中看、看中思”,深刻領悟了江南文化的獨特魅力。
本次研學之旅不僅是自然之美的邂逅,更是科技與人文的對話。同學們走進浙江大學、東南大學、南京航空航天大學、蘇州大學等頂尖高校,在校史館中體味悠久的建校歷史,在實驗室里感受人工智能的精密邏輯,在航天館里觸摸航天科技的星辰大海。漫步于一所所知識的殿堂,不僅激發(fā)了同學們對大學的向往,更在他們心中播下了勵學的種子。
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,本次研學還將課堂延伸至天地之間。同學們在岳王廟前齊聲背誦《滿江紅》,體悟岳飛報國的一腔熱血;在揚州城里體驗雕版印刷、面塑、扎花燈等非遺項目,觸摸千年文脈的匠心傳承;在景德鎮(zhèn)親手制作陶器,傳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;在蘇州河邊聽一曲評彈,品味吳儂軟語中的千年詩韻。在蘇州博物館中尋找歷史的脈絡;在揚州雕版印刷博物館里追尋文明的刻痕;在景德鎮(zhèn)陶瓷博物館里聆聽泥土的私語;在廣德地質博物館中探索地球的年輪。古鎮(zhèn)的青石板上,我們丈量文化的厚度;科技館的穹頂之下,我們觸摸時代的脈搏。研學路上,“游”與“學”相互交織,同學們在“游”中思考,在“學”后收獲。
踏春尋夢訪名邑,研學礪行探真知。此次春季研學活動,是一次自然與人文的激情碰撞,也是一次知識與體驗的完美融合。同學們在欣賞美景、感受文化、探索科技的過程中,不僅增長了見識,拓寬了視野,更培養(yǎng)了團隊合作精神和實踐創(chuàng)新能力。相信這段難忘的研學經歷,將成為同學們成長道路上的一筆寶貴財富,激勵著他們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追求卓越,勇攀高峰。(撰稿人:宋雯雯 一審:王玥 二審:金加林 三審:王東山)